✨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✨
「我們能為台灣做些什麼?」
答案是:走進偏鄉,從最需要陪伴的地方開始。
於是揹著夢想和一顆熱血的心,走進了雲林東勢鄉的龍潭村。
這裡,是一個典型的老年化農村,兒女多數外出打拼,留下的,是七八十歲,甚至九十幾歲的長輩,依然每天清晨下田、午後回家打盹。
年輕人來了,不是為了「改革」,而是想陪伴。
他們相信,社區就像一個大家庭,不一定需要政府指導的框架,也能慢慢變得更有活力。
原本設於村莊仁愛路的小工作室,但因屋主另有安排,只好另尋他處。
2023年一月,好消息來了——村裡一位熱心地主願意無償提供一處空間,作為「長輩的活動中心」和年輕人團隊的辦公室。
在這個「新家」,沒有掛牌的政府補助,也沒有僵硬的活動規定,有的,是彈性、是自由、是熱情。
長輩們午睡過後,三點準時報到。
有人提著剛從田裡挖回來的地瓜、有人背著小孫子來湊熱鬧。
除了週三,其他每天下午都有活動,連週末也不休息。
週五早上則固定來場健康操,接著大家輪流下廚吃頓「社區家常菜」。
活動簡單卻溫暖:一起泡茶聊天、翻翻舊照片、聽聽健康資訊、學學按摩保健、包包水餃、切點水果。
假日的午後,孩子們在屋外玩耍,屋內是長輩笑聲不斷的泡茶時光,祖孫同堂,成了社區最溫柔的畫面。
目前,團隊靠著撰寫社區營造計畫,每人每月大約拿到五六千元的補助,全不是正職,但每一位都甘之如飴。
他們的下一步,是籌組農業合作社,讓這些還在種田的長輩,不只是被照顧的對象,也能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。
這裡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,卻用一杯茶、一張照片、一顆願意陪伴的心,慢慢改變了偏鄉午後的風景。
三個年輕人,選擇用行動回答:「我們能為台灣做些什麼?」
——答案就在這裡,
『在每一個陪伴的午後時光裡。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