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人生就像滷蛋先魯過一遍才會更入味
✨ 花蓮縣萬榮青年會✨
從一扇窗開始的陪伴
那年夏天,七月的太陽曬得部落發燙。
那是104年7月31日,一群返鄉的原住民大專青年踏上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成立『萬榮青年會』。
他們回來的目的很簡單: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什麼。
在長輩聚集的文健站裡,常可見老人家們談笑風生、做手工、量血壓,但孩子呢?
這群年輕志工很快發現,部落裡的小朋友們下了課後,
多半在街頭遊蕩,或是一個人回家,沒有人問他們功課寫了沒,
也沒有誰能耐心聽他們說學校裡的煩惱。
那一刻,他們決定:
『要為孩子打開一扇窗,一扇可以望見未來的窗。』
他們聯絡了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,一起成立了一個協會,
開始在放學後陪伴孩子讀書、吃飯。
慢慢地,這個小小的行動吸引了更多社區的注意,
孩子們也開始期待每個傍晚的聚會——
那裡不只有熱騰騰的晚餐,還有耐心指導的老師與溫柔說話的大哥哥大姐姐。
目前,這份陪伴延續到了紅葉國小與瑞穗國小的18位孩子身上。
他們從一年級到六年級,每天背著書包來到這個沒有名字的小屋,
屋裡雖簡單,但充滿笑聲與希望。
在協會背後默默撐起一切的,是現任理事長黃嘉琳女士。
她是花蓮女中的畢業生,當時在原鄉部落中考到花女時莫大的榮耀,大學則畢業於台北商業技術學院。
學成返鄉後,卻發現部落裡能發揮專長的工作少之又少。
於是她先成為一名照顧服務員,後來因孩子們的需要,毅然轉身投身教育,只為讓下一代能有不一樣的未來。
協會獲得原住民族委員會補助,用於課輔與供餐。
但因為沒有租金補貼,服務場地仍靠族人無償提供,水電與維護全由協會負責。
有時颱風天漏水了、電燈壞了,都是嘉琳與志工們一一修補。
除了課輔與供餐,他們也推動防暴教育,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保護自己。
他們也辦志工培訓,讓更多人加入這場溫柔革命。
嘉琳有個夢——如果有穩定的捐款,她希望能聘請一位專責準備晚餐與課後教學的員工。
那樣,孩子們能有更穩定的陪伴,服務也能走得更長遠。
這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故事,但它卻是一道光,在午後的山林中,悄悄照亮孩子們未來的路。
#萬榮青年會
#黃嘉琳
#紅葉國小
#瑞穗國小
🏡 社區發展協會
📚 課輔班
👵 社區關懷據點
🥣 長輩共餐據點
🍽 營養加分,愛心直送!